陶淵明作品的藝術特色(陶淵明的作品有那些)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陶淵明作品,以及陶淵明作品的藝術特色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陶淵明的作品有哪些?
- 陶淵明的主要作品
- 陶淵明的代表作有什麽?
- 陶淵明的作品有那些
- 陶淵明有什麽作品呢?
- 陶淵明寫過的作品有哪些?
Q1:陶淵明的作品有哪些?
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卷之一 詩四言
《停雲並序》 《時運並序》 《榮木並序》 《贈長沙公族祖並序》 《酬丁柴桑》 《答龐參軍並序》 《勸農》 《命子》 《歸鳥》
卷之二 詩五言
《形影神並序》 《形贈影》 《影答形》 《神釋》 《九日閑居並序》 《歸園田居五首》 《遊斜川》 《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 《乞食》 《諸人共遊周家墓柏下》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答龐參軍並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連雨獨飲》 《移居二首》 《和劉柴桑》 《酬劉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於王撫軍座送客》 《與殷晉安別並序》 《贈羊長史並序》 《歲暮和張常侍》 勸農圖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悲從弟仲德》
卷之三 詩五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 《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途口》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 《還舊居》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己酉歲九月九日》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 《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獲》 飲酒二十首並序 《止酒》 《述酒》 《責子》 《有會而作》 《蠟日》
卷之四 詩五言
擬古九首 《雜詩十二首》 《詠貧士七首》 《詠二疏》 《詠三良》 《詠荊軻》 讀《山海經》十三首 擬挽歌辭三首 聯句
卷之五 賦辭
《感士不遇賦(並序)》 《閑情賦》 《歸去來兮辭》
卷之六 記傳讚述
桃花源記並詩(被選入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五柳先生傳(被選入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下冊) 扇上畫讚 讀史述九章並序(夷齊、箕子、管鮑、程杵、七十二弟子、屈賈、韓非、魯二儒、張長公)
卷之七 疏祭文
與子儼等疏 祭程氏妹文 祭從弟敬遠文 自祭文
編輯本段著名的文章
桃花源記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複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歸去來兮辭 並序
●原文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為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裏,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嚐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誌。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鬆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鬆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複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複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複奚疑!
五柳先生傳
●原文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誌。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讚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誌.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飲酒(其五) ●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作品欣賞】 《命子》(10首)《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雜詩四首》《和郭主簿二首》《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勸農》(六首)《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停雲並序》(四首)《時運並序》(四首)《榮木並序》(四首)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連雨獨飲》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歸園田居五首》《歸鳥》(四首) 《責子》《戊申歲六月中遇火》《和劉柴桑》《酬劉柴桑》《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移居二首》《與殷晉安別並序》《形影神三首》《止酒》《雜詩八首》《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氵巽]田舍獲》《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贈羊長史並序》《飲酒二十首並序》《還舊居》《悲從弟仲德》 《贈長沙公並序》(四首) 《酬丁柴桑》《諸人共遊周家暮柏下》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歲暮和張常侍》《九日閑居》《詠貧士七首》《遊斜川》《擬古九首》《桃花源詩並記》《述酒》 《於王撫軍座送客》《讀<山海經>十三首》《臘日》《答龐參軍》《答龐參軍並序》(六首)《詠二疏》《詠三良》《詠荊軻》《有會而作並序》《乞食》《挽歌詩三首》(在此列舉153首) 在他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的是他對汙濁現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在《歸園田居》中,他將官場寫成“塵網”,將身處其中比喻為“羈鳥”和“池魚”,將退隱田園更是比喻為衝出“樊籠”,返回“自然”。 因為有實際勞動經驗,所以他的.詩中洋溢著勞動者的喜悅,表現出隻有勞動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歸園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證明,這也正是他的田園詩的進步之處。 對現實的失望,迫使詩人回到詩歌中去構築一個理想的社會,《桃花源詩並記》是他這一思想傾向的反映。 除田園詩之外,陶淵明還有歌詠勇士的詩,有充滿愛國熱情的詩,有消極避世的詩,由此可見其詩歌思想的複雜性。 陶淵明的詩多取材田園風光、平常生活,運用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寫而出,這就使人感到自然、親切,情感真摯,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引導讀者去體味其中悠然衝淡的情致,走進詩人所營造的意境中去。
Q2:陶淵明的主要作品
《飲酒》、《桃花源記等。
陶淵明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其主要作品有《飲酒》、《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等。
陶淵明,中國是中國文學史上堪與屈原、李白、杜甫、蘇軾比肩的偉大詩人。陶淵明自己從來沒有說過是哪裏人,甚至也不說生於何時何地。
Q3:陶淵明的代表作有什麽?
《酬劉柴桑ⷧꮥ𑅥裀
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新葵鬱北牖,嘉穟養南疇。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遊。
《閑情賦ⷥᡤ𝜥 賦》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於諷諫。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並觸類,廣其辭義。餘園閭多暇,複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豔色,期有德於傳聞。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淡柔情於俗內,負雅誌於高雲。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同一盡於百年,何歡寡而愁殷!褰朱幃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纖指之餘好,攮皓袖之繽紛。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調將半,景落西軒。悲商叩林,白雲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鳴弦。神儀嫵媚,舉止詳妍。激清音以感餘,願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結誓,懼冒禮之為愆;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禦,方經年而見求!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願在竹而為扇,含淒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以哀來,終推我而輟音!考所願而必違,徒契契以苦心。擁勞情而罔訴,步容與於南林。棲木蘭之遺露,翳青鬆之餘陰。儻行行之有覿,交欣懼於中襟;竟寂寞而無見,獨悁想以空尋。斂輕裾以複路,瞻夕陽而流歎。步徙倚以忘趣,色淒慘而矜顏。葉燮燮以去條,氣淒淒而就寒,日負影以偕沒,月媚景於雲端。鳥淒聲以孤歸,獸索偶而不還。悼當年之晚暮,恨茲歲之欲殫。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飄而不安;若憑舟之失棹,譬緣崖而無攀。於時畢昴盈軒,北風淒淒,炯炯不寐,眾念徘徊。起攝帶以侍晨,繁霜粲於素階。雞斂翅而未鳴,笛流遠以清哀;始妙密以閑和,終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茲,托行雲以送懷;行雲逝而無語,時奄冉而就過。徒勤思而自悲,終阻山而滯河。迎清風以怯累,寄弱誌於歸波。尤《蔓草》之為會,誦《召南》之餘歌。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於八遐。
《擬挽歌辭三首ⷦ生必有死》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複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嚐!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旁。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一朝出門去,歸來良未央。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四麵無人居,高墳正嶣嶢。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幽室一已閉,千年不複朝。千年不複朝,賢達無奈何。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覘聞南畝》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夙晨裝吾駕,啟塗情己緬。鳥弄歡新節,泠風送餘善。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是以植杖翁,悠然不複返。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瞻望邈難逮,轉欲誌長勤。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桃花源記·晉太元中》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複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誌。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讚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誌,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飲酒ⷥ 𖤺》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辯)
《歸園田居ⷥ 𖤸》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Q4:陶淵明的作品有那些
一、《飲酒ⷥ前庭》
此詩作於陶淵明看破東晉黑暗,辭官隱退之時。
1、全文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2、譯文
幽僻之地的蘭花在院子裏生長,包含濃鬱的芳香等待清風的的到來。輕風輕輕吹來,蘭花散發陣陣芳香,立刻就可以從蕭艾等雜草中分辨出來。
不停的向前行走會失去舊路,順應自然之道前麵的道路或許才能走通。醒悟到應該回去了,飛鳥沒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將功臣無用了,可以將他們處置了。
二、《四時》
《四時》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首詩。詩人借助景物讚美自然,渲染氣氛,抒發個人情懷,揭露社會黑暗,運用自然質樸的語言創造出自然美好與社會動蕩及命運多舛不同的意境,充分展示了詩歌言誌言情的功能。
1、全文
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鬆。
2、譯文
隆冬過去,一泓春水溢滿了田野和水澤,夏天的雲變幻莫測,大多如奇峰驟起,千姿萬態。
秋月朗照,明亮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層迷離的色彩,冬日高嶺上一棵嚴寒中青鬆展現出勃勃生機。
三、《詠荊軻》
《詠荊軻》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首借史詠懷、托古言誌的詠史詩。
1、全文
燕丹善養士,誌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發指危冠,猛氣衝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築,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淩厲越萬裏,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2、譯文
燕國太子喜歡收養門客,目的是對秦國報仇雪恨。
他到處招集超群的勇士,這一年底招募到了荊卿。
君子重義氣為知己而死,荊軻仗劍就要辭別燕京。
白色駿馬在大路上嘶鳴,眾人意氣激昂為他送行。
個個同仇敵愾怒發衝冠,勇猛之氣似要衝斷帽纓。
易水邊擺下盛大餞別宴,就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漸離擊築築聲慷慨悲壯,宋意唱歌歌聲響遏行雲。
座席中吹過蕭蕭的哀風,水麵上漾起淡淡的波紋。
唱到商音聽者無不流淚,奏到羽音荊軻格外驚心。
他明知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將萬古長存。
登車而去何曾有所眷顧,飛車直馳那秦國的殿廷。
勇往直前行程超過萬裏,曲折行進所經何止千城。
翻完地圖忽地現出匕首,秦王一見不由膽顫心驚。
隻可惜他劍術尚欠精湛,蓋世奇功竟然沒能建成。
荊軻其人雖然早已消逝,千載還回蕩著他的豪情。
四、《停雲》
《停雲》是晉宋之際詩人陶淵明的作品。
1、全文
靄靄停雲,濛濛時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靜寄東軒,春醪獨撫。
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2、譯文
陰雲密密布空中,春雨綿綿意迷蒙。
舉目四顧昏沉色,路途阻斷水縱橫。
東軒寂寞獨自坐,春酒一杯還自奉。
良朋好友在遠方,翹首久候心落空。
五、《詠三良》《詠三良》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首五言詩。
1、全文
彈冠乘通津,但懼時我遺。
服勤盡歲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謬獲露,遂為君所私。
出則陪文輿,人必侍丹帷。
箴規響已從,計議初無虧。
一朝長逝後,願言同此歸。
厚恩固難忘,君命安可違!
臨穴罔惟疑,投義誌攸希。
荊棘籠高墳,黃鳥聲正悲。
良人不可贖,泫然沾我衣。
2、譯文
出仕為官居要職,隻怕蹉跎好時光。
一年到頭勤效力,常恐功績不輝煌。
忠情偶爾得表現,於是得寵近君王。
出門陪同在車邊,入宮服侍丹帷旁。
規勸之言即聽取,建議從來不虛枉。
一旦君王長逝後,願得一道把命亡。
君王恩厚難相忘,君命怎能敢違抗!
麵臨墳墓不猶豫,獻身大義誌所望。
草叢籠罩高墳墓,黃鳥啼鳴聲悲傷。
三良性命不可救,淚水沾濕我衣裳。
Q5:陶淵明有什麽作品呢?
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主要作品有:《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等。
1、《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首五言詩。此詩反映了詩人出仕與複歸的矛盾心理,可分四段。
首四句為第一段,自敘年輕時淡泊自持之誌;次四句為第二段,對自己的出仕之緣由作了解釋;接著八句為第三段,敘述作者旅途所感;最後四句為第四段,敘寫作者今後立身行事的打算。全詩情景交融,語言看似平淡,實為精妙。
2、《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五言組詩。這兩首詩都是即景抒懷之作。
第一首反複陳說被阻窮湖、急切不能到家的苦惱;第二首進而感歎行役之苦,並借眼前自然景象暗喻仕途的風波險惡,曲折地抒發厭倦官場、懷戀清靜自在的田園生活的情思。第一首以敘事起興,第二首以議論開篇。
3、《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首五言詩。此詩可分三段,開頭六句為第一段,詩人借追念平生,寫出自己的生活、情性;中間八句為第二段,寫旅途夜行,也寫內心所感。
最後六句為第三段,寫自己對未來人生道路的抉擇,決心返歸。全詩主要表現對田園自由生活的依戀,和對世俗官場的厭倦。詩中作者用白描手法真切、生動地寫出了江上夜行途中的所見、所遇,襯托著詩人澄清靜穆之心境。
4、《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通過對田間勞動的歡樂進行描繪,通過懷古言誌,反映出“憂道不憂貧”的誌向難以實現,表達了決心效仿前賢,表現了對歸耕田園的喜悅,遠離汙濁世俗,躬耕自給的決心。
5、《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首五言詩。此詩借贈堂弟陶敬遠以自抒情懷,用了許多筆墨寫作者自己在衡門之下饑寒交迫的苦況,發出了“了無一可悅”的慨歎,但作者仍表示決心躬耕固窮節。
全詩前半敘事寫景,後半議論,事寫得很簡潔,景寫得傳神入化,議論很多,而俱以情滲透其中,且把悲憤沉痛和堅強變成閑淡樂觀和詼諧,深具深厚醇美之意境和鬆柏勁直之氣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陶淵明
Q6:陶淵明寫過的作品有哪些?
陶淵明的作品有很多,詩作代表有《飲酒》、《歸園田居》;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作者簡介】: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 ,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作品簡介】:
1、《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賞析】:這首詩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寫詩人於勞動之餘,飲酒至醉之後,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之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全詩情味深永,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表現了作者悠閑自得的心境和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和厭惡,抒發作者寧靜安詳的心態和閑適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寫出了作者欣賞以及讚歎大自然給人帶來的情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閑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境。“采菊”這一動作不是一般的動作,它包含著詩人超脫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將“見”改為“望”不好。“見”字表現了詩人看山不是有意之為,而是采菊時,無意間,山入眼簾。
2、《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係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關於陶淵明作品和陶淵明作品的藝術特色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陶淵明作品的詳細內容...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