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月1日訊(編輯 周子意)新年伊始,韓國總算聽到一則好消息!周三(1月1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12月出口保持增長勢頭,因來自中國的需求增加,而且半導體銷售保持彈性。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經工作日差異調整後的出口額較上年同期增長4.3%,與之相比,最初公布的11月整個月的增幅為3.7%。
未經調整的出口增長6.6%,整體進口增長3.3%,貿易順差為65億美元,連續19個月保持順差。
芯片出口飆升
全年來看,韓國2024年出口同比增長8.2%,達到6838億美元,創下曆史新高,超過了2022年6836億美元的前紀錄。全年進口下降1.6%,至6320億美元,錄得518億美元貿易順差。
這些良好的數據主要歸因於半導體出口的強勁增長。2024年芯片出口同比增長43.9%,達到1419億美元,同樣創下曆史新高,超過了2022年創下的1292億美元的前紀錄。
盡管全球半導體價格整體下降,但對包括高帶寬存儲芯片在內的高端產品的強勁需求推動了整體出口的強勁表現。
此外,從目的地來看,主要受芯片、石化產品和移動設備的出口帶動,對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出口增長6.6%,達到1330億美元;對美國出口增長10.5%,達到1278億美元,連續第7年創下年度新高。
些許安慰
對於一個正在經曆多年來最大政治動蕩的國家來說,出口數據的上升趨勢似乎給了他們一些安慰。
韓國總統尹錫悅在12月3日短暫宣布戒嚴令震驚全國後被彈劾;韓國總理韓德洙也因拒絕任命法官審議彈劾案而遭到彈劾。目前,財政經濟部長官崔相穆已成為代理總統。這場動蕩已使韓元跌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韓國股市也依然脆弱。
而在上周末,韓國又發生了一起令全球震驚的災難性事故。周日,韓國濟州航空的一架客機在降落過程中衝出跑道,與機場未來相撞後爆炸起火,機上181人除兩名機組人員外全部遇難。該事故無疑將進一步打擊消費者信心。
韓國不僅要處理源源不斷的內憂,嚴重依賴出口推動經濟增長的韓國還麵臨著外部挑戰。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普在即將重返白宮之際做出了一係列保護主義政策的承諾,包括普遍征收關稅。
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鏞上月再一次采訪中就曾指出,與韓國國內政治危機相比,美國總統特朗普擬實施的關稅政策對韓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威脅更大。
李昌鏞還他還預計,韓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低於此前預測的1.9%,“特朗普關稅是我們下調今年和明年增長預測的主要原因之一。”
友情链接: